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今疑索故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今疑索故要】出处

出自 唐朝 杜甫《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今疑索故要】的全诗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今疑索故要】平仄韵脚

拼音:jīn yí suǒ gù yào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翻译、赏析和诗意

译文:

三次来至西阁约会,只盼望能与严明府共同留宿,但他始终未能到来,如今开始怀疑是否是有什么原因。我虚掩着琴匣,每个夜晚都空虚寂寞;早晨,我拿起手板弹奏,如此往复。金钟敲响,霜冻侵袭,花儿点亮腊炬;晨曦,水面上的鸭子在江槛上漂浮,映照出双重身影在飘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杂题作品,是对一位官员未能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和沮丧的表达。诗人原本期望严明府能来与自己共同留宿,但是每次的约定最终都未能兑现,诗人开始怀疑是否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漫长而孤寂的夜晚,弹奏着琴却无人与之共赏。同时,诗人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气氛,金钟、霜冻、腊炬等形象细腻而生动。最后,诗人以早晨江槛上的飘泊鸭子的双影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在漫长的等待中的悲凉和失望。

整首诗以描写自己心情为主,通过对琴匣、手板、音乐、气温等细节的刻画,突出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深沉而自然,引人共鸣。以细腻的描写和明快的节奏,给人一种纯真而深沉的感受。在诗的表达上,运用了才子独具的艺术原则,语言自由,思维活跃,生动形象,构造的恰到好处清平朗。整篇诗充满了作者深深的忧伤之情,与读者进行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冲击,展现了作者的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今疑索故要》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xī gé sān dù qī dà chāng yán míng fǔ tóng sù bú dào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wèn zi néng lái sù, jīn yí suǒ gù yào.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xiá qín xū yè yè, shǒu bǎn zì zhāo zhāo.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jīn hǒu shuāng zhōng chè, huā cuī là jù xiāo.
金吼霜钟彻,花催腊炬销。
zǎo fú jiāng kǎn dǐ, shuāng yǐng màn piāo yáo.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今疑索故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今疑索故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杜甫 (1171篇诗文)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