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万籁俱缘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万籁俱缘生】出处

出自 唐朝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禅堂》

【万籁俱缘生】的全诗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万籁俱缘生】平仄韵脚

拼音:wàn lài jù yuán shē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巽公院五咏·禅堂翻译、赏析和诗意

《巽公院五咏·禅堂》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发地结菁茅,

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

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

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

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

鸟飞无遗迹。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禅堂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修行者。禅堂是一个静默、清净的场所,代表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禅堂的景物和其中的修行者,表达了对心境的追求和修行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堂的景象和修行者的心境,给人以宁静和超然的感觉。

首两句“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描绘了禅堂的建筑和环境。禅堂建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墙壁用茅草编织而成,整个禅堂围绕着虚空而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描绘了禅堂中的修行者。修行者在幽静的禅堂中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接着的两句“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表达了修行者的境地。他们不追求外在的功利和物质的得失,而是通过内心的觉察和体悟来认识自己和世界。他们不需要对空理进行分析,而是直接照射空性的本质。

下面两句“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表达了禅堂中的宁静和静默。在这个静谧的环境中,修行者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共同存在,体悟到宇宙的和谐。

最后两句“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境界。他们的心境如同洞穴一般深邃,鸟飞过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意味着他们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无我无相的境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堂和修行者的境界,表达了柳宗元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境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万籁俱缘生》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xùn gōng yuàn wǔ yǒng chán táng
巽公院五咏·禅堂

fā dì jié jīng máo, tuán tuán bào xū bái.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shān huā luò yōu hù, zhōng yǒu wàng jī kè.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shè yǒu běn fēi qǔ, zhào kōng bù dài xī.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wàn lài jù yuán shēng, yǎo rán xuān zhōng jì.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xīn jìng běn dòng rú, niǎo fēi wú yí jī.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万籁俱缘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万籁俱缘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 《巽公院五咏·禅堂》,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柳宗元 (153篇诗文)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