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唐朝 张乔 的《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薛一作崔)》
种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
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
鹤动池台影,僧禅雨雪声。
看来人旋老,因此叹浮生。
译文:
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薛一作崔)
法王城内有一座古寺,名叫兴善寺。
这座古寺的松树长在寺庙的前面,它的瘦根盘绕在地下遥远的地方。
当风从这棵古松吹过,香气就会升入云中,清新宜人。
鹤起飞时,池塘的倒影动荡不定,僧人打坐时,雨雪的声音充斥在寺庙中。
看着松树与人们一起渐渐变老,因此感叹人生的短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和兴善寺的景象。作者以寥绝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古松树作为岁月的见证者,它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更迭,人们的变老和生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赏析:
这首诗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法王城的兴善寺和一棵古松树的景象。通过描绘松树的瘦根盘绕在地下遥远的地方和风从松树吹过带来的香气,表达了松树的古老、庄严和清新的特征。诗中还描绘了池塘中鹤飞起时的倒影和雨雪的声音,给人萧瑟、宁静之感。通过对松树与人们共同老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hé xuē jiān chá tí xìng shàn sì gǔ sōng xuē yī zuò cuī
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薛一作崔)
zhǒng zài fǎ wáng chéng, qián cháo gǔ sì míng.
种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
shòu gēn pán dì yuǎn, xiāng chuī rù yún qīng.
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
hè dòng chí tái yǐng, sēng chán yǔ xuě shēng.
鹤动池台影,僧禅雨雪声。
kàn lái rén xuán lǎo, yīn cǐ tàn fú shēng.
看来人旋老,因此叹浮生。
张乔 (163篇诗文)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