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吐宫咽徵】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吐宫咽徵】出处

出自 唐朝 贯休《长持经僧》

【吐宫咽徵】的全诗

唠唠长夜坐,唠唠早起。

杉森森,不见长,人声续续如流水。

摐金挣玉,吐宫咽徵

头低草木,手合神鬼。

日消三两黄金争得止,而槁木朽枝,一食而已。

伤嗟浮世之人,善事不曾入耳。

【吐宫咽徵】平仄韵脚

拼音:tǔ gōng yàn zhēng
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长持经僧翻译、赏析和诗意

《长持经僧》诗经贯休创作,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行善少而好事莫及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一个唠叨的长持经的僧人,他每天早起、夜坐,念经修行。环境中杉树繁茂,但不见他修行的人。人们的声音如流水般不断,一会儿敲击金银器,一会儿吹奏宫徵调,渐渐地,头低下,仿佛要和草木一体,双手合十,似乎与神鬼沟通。

然后诗人发出感慨,日子一天天过去,争得的金银财富也不过止步于数千两黄金,而林中的干枯木枝,也只需一顿饭的时间即可消耗殆尽。对此,诗人伤叹浮世间人们,善事却很少能够听到他们去做。

这首诗以描述僧人修行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苦的差距,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贪于物质而不重视修行和善行的批判和感叹。诗意深沉,通过寥寥数语,表露出作者对善行的期待和对物质享受的反思。

诗人以僧人修行为写景,以之来反衬出浮世众人对物质的追求和对善行的冷漠。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关切和思索, 而以僧人修持经法为切入点,巧妙展示了人与社会、物质对立的深远意义。在平和的语境中,通过对比显得更加突出,扩大了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吐宫咽徵》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zhǎng chí jīng sēng
长持经僧

lào lào cháng yè zuò, lào lào zǎo qǐ.
唠唠长夜坐,唠唠早起。
shān sēn sēn, bú jiàn zhǎng,
杉森森,不见长,
rén shēng xù xù rú liú shuǐ.
人声续续如流水。
chuāng jīn zhēng yù, tǔ gōng yàn zhēng.
摐金挣玉,吐宫咽徵。
tóu dī cǎo mù,
头低草木,
shǒu hé shén guǐ.
手合神鬼。
rì xiāo sān liǎng huáng jīn zhēng de zhǐ, ér gǎo mù xiǔ zhī, yī shí ér yǐ.
日消三两黄金争得止,而槁木朽枝,一食而已。
shāng jiē fú shì zhī rén, shàn shì bù céng rù ěr.
伤嗟浮世之人,善事不曾入耳。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吐宫咽徵”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吐宫咽徵”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 《长持经僧》,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贯休 (517篇诗文)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