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谁为邑中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为邑中豪】出处

出自 宋朝 苏轼《和陶拟古九首》

【谁为邑中豪】的全诗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谁为邑中豪】平仄韵脚

拼音:shuí wèi yì zhōng háo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和陶拟古九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拟古九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在佛法的盛行之中,儒家学者感到羞愧难当。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佛教在当时的盛行和对传统儒家学说的一种讽刺。佛教的教义强调修行和超脱尘世的追求,而儒家强调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作者可能在诗中借用佛教和儒家的对立,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看法。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伟大的功德在默默无闻之中,又怎能背离当下的责任。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德行为应该默默无闻的态度,即不求功名利禄,但也不忽视眼前的责任和义务。作者对个人修行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这个地方陈旧而繁杂,混浊而没有名声。

诗意:这两句描绘了某个地方的状况,可能是指社会或文化环境的沉沦和衰败。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困惑和无奈表达出来。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勤于治理生活,守护家族传统,却让人产生怀疑。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坚守传统价值观和家族责任的努力,但又感到这种努力引起了他人的怀疑和疑虑。作者可能在反思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还不知道酒和肉是否有违背道义之处,能否脱离生死的轮回。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探讨。作者在诗中质疑酒和肉是否与道义相背离,以及是否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这种思考可能涉及到佛教的生死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热闹的吴闽之间,佛教的事物难以思量。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吴闽地区佛教盛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物的难以理解和思考。可能是对佛教教义和修行方式的一种反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生育出聪明有悟性的子孙,他们的德行报答不会辜负我。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子孙有良好教育和德行培养的期望。作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理解并继承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时机将会让正直的眼法照耀,一经展现将会辉映。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真理的信念。作者相信在适当的时机下,正义和真理将会展现出来并产生辉煌的光芒。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谁是城中的英雄人物,勤奋地吟诵我的这首诗。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作的自信和希望能够被有志之人所传诵。作者希望自己的诗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赞赏。

这首诗词《和陶拟古九首》反映了苏轼对当时社会和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反思。他借用佛教和儒家的对立,表达了对社会状况的思考,对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思索,对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进行了质疑。诗中还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和对正义真理的信仰。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矛盾、困惑和希望,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文化素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谁为邑中豪》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nǐ gǔ jiǔ shǒu
和陶拟古九首

fó fǎ xíng zhōng yuán, rú zhě chǐ lùn zī.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gōng shī míng míng zhōng, yì hé fù dāng shí.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cǐ fāng jiù zá rǎn, hún hún wú míng zī.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zhì shēng shǒu jiā shì, zuò shǐ sī rén yí.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wèi zhī jiǔ ròu fēi, néng yǔ shēng sǐ cí.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chì zāi wú mǐn jiān, fó shì bù kě sī.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shēng zǐ duō yǐng wù, dé bào qǐ wú qī.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shí bǐ zhèng fǎ yǎn, yī chū zhào yào zhī.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shuí wèi yì zhōng háo, qín sòng wǒ cǐ shī.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谁为邑中豪”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谁为邑中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 《和陶拟古九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轼 (3459篇诗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