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苏轼 的《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
?
《初发嘉州》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离开故乡初次踏上旅途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这首诗以苏轼离开故乡初次踏上旅途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诗词的译文如下:
清晨出发,鼓声阵阵。
西风吹拂着猎人的旗帜。
故乡已经渐行渐远,前方的景象无边无际。
锦绣的水面看不见,蛮荒的江水更加清澈明亮。
奔腾的江水绕过佛像的脚下,广阔的平川呈现在眼前。
野市上有一位禅客,钓台上飘荡着夕阳的烟雾。
我们约定好先到达,久久地站在潺潺的水边。
这首诗以苏轼离开故乡的情景为背景,描绘了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未知的探索。清晨的鼓声和西风的吹拂,营造了一种旅行的氛围。故乡渐行渐远,给人一种离别之情,同时也带来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锦绣的水面和清澈的蛮江,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奔腾的江水和广阔的平川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诗末的禅客和钓台,透露出一种宁静和寂寞的意境,同时也预示了作者与他人的相聚。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旅行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未知旅途的向往和对相聚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chū fā jiā zhōu
初发嘉州
cháo fā gǔ tián tián, xī fēng liè huà zhān.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gù xiāng piāo yǐ yuǎn, wǎng yì hào wú biān.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jǐn shuǐ xì bú jiàn, mán jiāng qīng gèng xiān.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
bēn téng guò fú jiǎo, kuàng dàng zào píng chuān.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yě shì yǒu chán kè, diào tái xún mù yān.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xiāng qī dìng xiān dào, jiǔ lì shuǐ chán chán.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 shì rì qī xiāng sēng zōng yī, huì bié diào yú tái xià.
?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
?
?
苏轼 (3459篇诗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