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漫遣鲤鱼传尺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漫遣鲤鱼传尺素】出处

出自 宋朝 苏轼《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漫遣鲤鱼传尺素】的全诗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舟人黄帽,土胜水也。

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漫遣鲤鱼传尺素】平仄韵脚

拼音:màn qiǎn lǐ yú chuán chǐ sù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无复龙山对孟嘉,

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

(舟人黄帽,土胜水也。

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

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

醉里题诗字半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苏轼邀请朋友仲屯田一同农田耕作的情景,但由于大水的阻隔,无法相见。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意和赏析:

整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的前两句“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隔两地,无法相见的情况。其中,“龙山”和“孟嘉”是地名,意指两地相隔遥远。而“河伯”则是水神的代称,暗示大水阻隔了两人的相聚。这种自然景物与人情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风吹来,使得人们需要戴上黄色的帽子来保暖。而樽酒则暗指诗人准备的美酒,无法如水上的浪花一样自由流动。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进一步强调了大水的隔绝所带来的困扰。

随后的几句“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传递。诗人将自己写下的诗句和心意,寄托于鲤鱼和石头之间,希望能够传达给仲屯田。这种情感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相聚的期盼。诗人希望尽快与仲屯田相见,一同共度晚年,醉饮诗酒,畅谈人生。这种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思乡情怀和生活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诗人成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盼。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触觉,被视为他诗歌创作中的精品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漫遣鲤鱼传尺素》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yāo zhòng tún tián wèi dà shuǐ suǒ gé yǐ shī jiàn jì cì qí yùn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wú fù lóng shān duì mèng jiā, xī lái hé bó yì xióng kuā.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shuāng fēng kě shǐ chuī huáng mào, zhōu rén huáng mào, tǔ shèng shuǐ yě.
霜风可使吹黄帽,(舟人黄帽,土胜水也。
zūn jiǔ nà néng fàn làng huā.
樽酒那能泛浪花。
màn qiǎn lǐ yú chuán chǐ sù, què jiāng yàn shí bào qióng huá.
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hé shí dé jiàn bēi qiū lǎo, zuì lǐ tí shī zì bàn xié.
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漫遣鲤鱼传尺素”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漫遣鲤鱼传尺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轼 (3459篇诗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