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知有雪儿供笔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知有雪儿供笔砚】出处

出自 宋朝 苏轼《和人见赠》

【知有雪儿供笔砚】的全诗

只写东坡不著名,此身已是一长亭。

壮心无复春流起,衰鬓従教病叶零。

知有雪儿供笔砚,应嗤灶妇洗盆瓶。

回来索酒公应厌,京口新传作客经。

【知有雪儿供笔砚】平仄韵脚

拼音:zhī yǒu xuě ér gōng bǐ yà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和人见赠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人见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写东坡不著名,

此身已是一长亭。

壮心无复春流起,

衰鬓從教病叶零。

知有雪儿供笔砚,

应嗤灶妇洗盆瓶。

回来索酒公应厌,

京口新传作客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的生活和心境。苏轼自称东坡,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不求名利的态度,他已经是一个沉默无闻的人了。他的豪情壮志不再像春天的河流般奔腾,而是像衰老的树叶一样凋零。他知道有人为他准备了笔墨供应,但会嘲笑那些为他洗笔洗砚的妇女。当他回来向酒客索酒时,酒保可能已经厌倦了他,而京口的新传闻已经开始流传他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揭示了苏轼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东坡"是苏轼自称的号,他以此表达了他不追求名利的态度,将自己置于世俗之外。他以"长亭"一词来比喻自己的一生,表示他已经在人生道路上行进了很远的距离,但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就。

诗中的"壮心无复春流起"表达了苏轼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如同衰落的叶子一样凋零。这种衰老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在政治上被排斥和囚禁的经历,使他的抱负无法实现。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些琐事,如雪儿为他准备的文房四宝,以及灶妇洗盆瓶。这些细节反映了苏轼生活的平凡和他的自嘲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回到京口并向酒客索酒的情景,但他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在这里已经显得平庸不堪,酒保可能已经对他厌倦,而新的作家正在受到称赞和传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的自嘲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无法实现抱负的遗憾。诗中的平凡琐事与他的豪情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苏轼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知有雪儿供笔砚》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hé rén jiàn zèng
和人见赠

zhǐ xiě dōng pō bù zhù míng, cǐ shēn yǐ shì yī cháng tíng.
只写东坡不著名,此身已是一长亭。
zhuàng xīn wú fù chūn liú qǐ, shuāi bìn cóng jiào bìng yè líng.
壮心无复春流起,衰鬓従教病叶零。
zhī yǒu xuě ér gōng bǐ yàn, yīng chī zào fù xǐ pén píng.
知有雪儿供笔砚,应嗤灶妇洗盆瓶。
huí lái suǒ jiǔ gōng yīng yàn, jīng kǒu xīn chuán zuò kè jīng.
回来索酒公应厌,京口新传作客经。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知有雪儿供笔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知有雪儿供笔砚”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 《和人见赠》,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轼 (3459篇诗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