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陆游 的《月中过蜻蜓浦》
天光水色合为一,舟出西城犹落日。
一规忽见寒璧升,万顷坐叹溶银溢。
哀哀姑恶诉何苦,熠熠萤火光自失。
苇低时见小艇过,水响遥知大鱼出。
铜壼玉酒我径醉,短发垂肩蓬不栉。
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月中过蜻蜓浦》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的光芒与水面的颜色融为一体,
船只离开西城,太阳还未完全落下。
突然看到寒冰升起,我坐在万顷银色水面上叹息。
悲伤的哀号,为了什么而诉说?闪烁的萤火自己迷失了光芒。
当芦苇低垂时,我看见小船经过,水声远远传来,知道大鱼出现了。
我喝着铜壶里的玉酒,一路醉了过去,短发垂在肩上,像荒野一样不梳理。
慢慢地划桨,不要匆忙前行,坐等湘妃敲响瑶瑟。
诗意:
《月中过蜻蜓浦》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水乡景象。诗人乘船行至蜻蜓浦,看到天空和水面交融成一片,夕阳尚未完全沉落。他突然看到寒冰升起,面对着广阔的银色水面,产生了悲叹之情。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痛苦的思考,以及对闪烁的萤火和水中生物的观察。最后,诗人陶醉在美景之中,悠然划船,等待着湘妃敲响瑶瑟的声音。
赏析:
《月中过蜻蜓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水乡的景色,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述天空、水面和夕阳的景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示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在面对广阔的水面时,突然看到寒冰升起,表达了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萤火和大鱼的形象,反映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不可捉摸的特性。最后,诗人以自在悠闲的心态划船,等待着湘妃敲响瑶瑟的声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感悟和情感,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给人以静谧、沉思的美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yuè zhōng guò qīng tíng pǔ
月中过蜻蜓浦
tiān guāng shuǐ sè hé wéi yī, zhōu chū xī chéng yóu luò rì.
天光水色合为一,舟出西城犹落日。
yī guī hū jiàn hán bì shēng, wàn qǐng zuò tàn róng yín yì.
一规忽见寒璧升,万顷坐叹溶银溢。
āi āi gū è sù hé kǔ, yì yì yíng huǒ guāng zì shī.
哀哀姑恶诉何苦,熠熠萤火光自失。
wěi dī shí jiàn xiǎo tǐng guò, shuǐ xiǎng yáo zhī dà yú chū.
苇低时见小艇过,水响遥知大鱼出。
tóng kǔn yù jiǔ wǒ jìng zuì, duǎn fā chuí jiān péng bù zhì.
铜壼玉酒我径醉,短发垂肩蓬不栉。
huǎn gāo sù yuè wù jù xíng, zuò dài xiāng fēi gǔ yáo sè.
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陆游 (9362篇诗文)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