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记录!
共享记账,轻松管账,点击免费使用!
GO

【岸头杨柳报春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岸头杨柳报春动】出处

出自 宋朝 杨万里《泊舟临平二首》

【岸头杨柳报春动】的全诗

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岸头杨柳报春动】平仄韵脚

拼音:àn tóu yáng liǔ bào chūn dò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一董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泊舟临平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泊舟临平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平泊舟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前窗向市下却帘,

后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

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

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檥柂楼,

今宵又向临平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泊舟临平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窗前市井繁华和窗后水面宁静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前窗向市下却帘,后窗临水开却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繁华喧嚣的远离,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态。

诗中描绘了岸头的杨柳报春动,溪底的云天随浪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黄草屋和翠琼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所居之地的宜人环境,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表达了作者再次选择在临平过夜的意愿,也暗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的描绘,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淡泊、恬静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岸头杨柳报春动》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pō zhōu lín píng èr shǒu
泊舟临平二首

qián chuāng xiàng shì xià què lián, hòu chuāng lín shuǐ kāi què mén.
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
àn tóu yáng liǔ bào chūn dòng, xī dǐ yún tiān suí làng fān.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gé xī shù jiān huáng cǎo wū, rào wū qiān gān cuì qióng zhú.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sān lǎo míng zhēng yǐ yí lóu, jīn xiāo yòu xiàng lín píng sù.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最近查询词语 更多
“岸头杨柳报春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岸头杨柳报春动”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 《泊舟临平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杨万里 (4239篇诗文)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热门诗句 更多
热门诗人 更多
热门诗词 更多
© 古诗文网 剧情介绍|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