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司马光 的《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祖奠垂将撤,
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
树转出新旌。
泉路幽无底,
鱼灯暖不明。
如何赍美志,
郁郁向佳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彭学士的离世,以及他对彭学士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祭祖仪式的结束、乐器声响和准备出发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追思之情。诗人还通过描绘寒冷的野外、马嘶声、树上新旌的摇曳,以及幽深的泉水和微弱的鱼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彭学士美好志向的赞美,并表达了自己向着美好的目标前进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彭学士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志向的赞美。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凄凉的自然景观,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悲伤而寂寥的氛围。诗中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也很巧妙,如用"野寒嘶故马"来形容寒冷的野外和马嘶声,用"树转出新旌"来描绘树上新旌的摇曳,以及用"泉路幽无底"和"鱼灯暖不明"来表达幽深的泉水和微弱的鱼灯。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追思的描绘,表达了对彭学士高尚志向的赞美,并呼唤着自己向着美好的目标前进的决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gù hàn lín péng xué shì wǎn gē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zǔ diàn chuí jiāng chè, jiā xiāo yǎn yù xíng.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yě hán sī gù mǎ, shù zhuǎn chū xīn jīng.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quán lù yōu wú dǐ, yú dēng nuǎn bù míng.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rú hé jī měi zhì, yù yù xiàng jiā chéng.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司马光 (1257篇诗文)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