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梅尧臣 的《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
青松抽干龙鳞细,秋兔束毫鸡距尖。
杨子拟经聊以赠,蜀麻江楮报何嫌。
《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松抽干龙鳞细,
秋兔束毫鸡距尖。
杨子拟经聊以赠,
蜀麻江楮报何嫌。
中文译文:
高耸的青松长出了干瘪的细枝,像龙鳞一样细腻;
秋天的兔子捆扎着羽毛,鸡毛尖端锋利。
杨子模仿诗经写诗为了赠送给你,
用蜀地的麻纸和江楮纸写的,有何挑剔之处呢?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给朋友石昌言的回信。诗中通过描绘青松和秋天的兔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青松是一种傲立不倒的树木,它的细枝就像龙鳞一样细腻而美丽,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坚韧。秋天的兔子则是用羽毛捆扎起来,鸡毛尖端锋利,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繁忙景象。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石昌言的赞赏和赠诗的意图。杨子是指古代文学家杨雄,梅尧臣称呼自己为杨子的弟子,意味着自己模仿杨雄的诗风。他模仿诗经的风格写诗,意图将这首诗作为礼物赠送给石昌言。蜀麻指的是蜀地出产的麻纸,江楮则是指江南地区的楮树纸,这里代表了诗人用心挑选的纸张材料。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友谊的珍视。诗词清新简练,意境深远,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纯朴的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hé shí chāng yán yǐ shǔ jiān nán jiān dá sōng guǎn zhī shén
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
qīng sōng chōu gān lóng lín xì, qiū tù shù háo jī jù jiān.
青松抽干龙鳞细,秋兔束毫鸡距尖。
yáng zǐ nǐ jīng liáo yǐ zèng, shǔ má jiāng chǔ bào hé xián.
杨子拟经聊以赠,蜀麻江楮报何嫌。
梅尧臣 (2922篇诗文)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