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刘克庄 的《贫病》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
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
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贫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贫病交迫的环境下的生活感悟。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
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
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默默地守护着柴荆,
人世间的事情更加深刻。
疾病让我懂得养护自己的性情,
贫困让我开始思考生存的方式。
尽管还有些许疯狂和奴役的状态,
但没有了老婢的声音。
近来尘世的烦恼已经尽去,
请不要嫌弃这首小诗的平淡。
诗意和赏析:
《贫病》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在贫病交迫的境遇下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生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默默地守护着柴荆,而人世间的事情却更加深刻。这里的柴荆可能是指生活的基本需求,作者守护着柴荆,暗示他正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疾病给作者带来的体验与领悟。只有在病痛中,作者才真正明白了养护自己的性情的重要性。贫困让他开始思考生存的方式,这可以理解为贫困激发了作者的求生欲望和思考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仍然存在一些疯狂和奴役的状态,但没有了老婢的声音。这里疯狂和奴役可能是指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束缚,而没有了老婢的声音则暗示作者已经没有了寄托和依靠。
最后两句表达了近来作者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尘世的烦恼已经消散,诗词也因此显得平淡。这种平淡并非因为作者的无奈和放弃,而是一种清静和淡泊,展现了作者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内心宁静与明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贫病交迫中的生活境遇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诗意深邃,赏析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pín bìng
贫病
mò mò shǒu chái jīng, rén jiān shì pō gèng.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
bìng fāng zhī yǎng xìng, pín shǐ yù móu shēng.
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
shàng yǒu kuáng nú tài, yuán wú lǎo bì shēng.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
ěr lái chén lǜ jǐn, wù guài xiǎo shī qīng.
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刘克庄 (4804篇诗文)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