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邵雍 的《题留侯庙》
灭项兴刘如覆手,绝秦昌汉若更棋。
卷舒天下坐筹日,锻炼心源辟谷时。
黄石公传皆是用,赤松子伴更何为。
如君才业求其比,今古相望不记谁。
《题留侯庙》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灭项兴刘如覆手,
绝秦昌汉若更棋。
卷舒天下坐筹日,
锻炼心源辟谷时。
黄石公传皆是用,
赤松子伴更何为。
如君才业求其比,
今古相望不记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英雄事迹的赞颂和思考。诗中提到了项羽、刘邦、秦始皇、汉高祖等历史人物,描绘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影响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的才华和成就应该超越历史,超越个人。
首句"灭项兴刘如覆手,"指的是项羽灭亡后,刘邦崛起,好像是翻掌一样自然而然。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无常的观念。
"绝秦昌汉若更棋。"这句意味着秦朝的崛起和汉朝的兴盛,好像是下一盘更高层次的棋局一样。它表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不断发展的观念。
"卷舒天下坐筹日,锻炼心源辟谷时。"这两句表达了治国理政的意义。卷舒天下坐筹日,意味着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需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规划。锻炼心源辟谷时,意味着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和精神,并在辟谷修行时寻找启示和智慧。
"黄石公传皆是用,赤松子伴更何为。"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名人,黄石公和赤松子。黄石公是指黄石公王黄,他是一位道家学者,在治国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赤松子是指赤松子韩愈,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这两句表达了对这些历史名人的敬仰和赞扬。
"如君才业求其比,今古相望不记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成就的追求。诗人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都有许多杰出的人物,而他们的成就应该超越个人,超越历史的限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英雄事迹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观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强调了人们的才华和成就应该超越历史和个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tí liú hóu miào
题留侯庙
miè xiàng xìng liú rú fù shǒu, jué qín chāng hàn ruò gèng qí.
灭项兴刘如覆手,绝秦昌汉若更棋。
juǎn shū tiān xià zuò chóu rì, duàn liàn xīn yuán bì gǔ shí.
卷舒天下坐筹日,锻炼心源辟谷时。
huáng shí gōng chuán jiē shì yòng, chì sōng zǐ bàn gèng hé wéi.
黄石公传皆是用,赤松子伴更何为。
rú jūn cái yè qiú qí bǐ, jīn gǔ xiāng wàng bù jì shuí.
如君才业求其比,今古相望不记谁。
邵雍 (1553篇诗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