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成语 字典 词典 诗句 分类 人物 典籍 赏析 小说
了解自己,从MBTI性格测试开始
点击免费测试

【秋菊悲蛩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秋菊悲蛩吒】出处

出自 宋朝 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秋菊悲蛩吒】的全诗

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鶪隔墙唱,欹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单字解释

【秋菊悲蛩吒】平仄韵脚

拼音:qiū jú bēi qióng zhā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和子瞻记梦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子瞻记梦二首》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鶪隔墙唱,欹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与朋友子瞻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对诗词的热爱。

诗的开头写道,兄弟子瞻从南山归来,梦见作者在南山下。这里的南山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代表着远离尘嚣的安宁之地。

子瞻从怀中取出一卷诗卷,诗卷密密麻麻,充满了诗人的抱负和才华。这些诗词让子瞻感觉仿佛是古人的作品,而作者苏辙则自谦地说,如果这些诗词像古人的作品,那么子瞻就是自己的弟弟,以示亲近之意。

然而,兄弟之间相隔千里,如何能够相见呢?这里的千里马是一种象征,表示寻找一种能够跨越遥远距离的方式。作者希望能够与子瞻一同上南山,但不知道现在是白天还是夜晚,显示了时间的迷离。

清晨的鸟儿在墙外歌唱,枕边的月光倾斜透入窗户。这些景象将诗人带入了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让他的思绪飘荡。

作者说,他无法将百言记下,只能写下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秋天的菊花悲哀地鸣叫,蛩虫的叫声响彻夜空。这里的菊花和蛩虫都是秋天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最后,作者苏辙表示这首诗并非他自己创作,而是借用了他人的诗句。他借用了鲍照和谢灵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绪。这种自谦和致敬的态度展示了苏辙对前辈文人的敬仰和对友谊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友情的思念和对诗词的热爱。通过诗中的意象和对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菊悲蛩吒》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zhān jì mèng èr shǒu
和子瞻记梦二首

xiōng cóng nán shān lái, mèng wǒ nán shān xià.
兄从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tàn huái chū shī juàn, juàn juàn yíng jūn bǎ.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shī cí gǔ rén shì, dì zé wú dì yě.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xiāng yǔ qiān lǐ gé, ān dé qiān lǐ mǎ.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xié shǒu shàng nán shān, bù zhī jīn nǎi yè.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chén jú gé qiáng chàng, yī zhěn chuāng yuè yà.
晨鶪隔墙唱,欹枕窗月亚。
bǎi yǔ jì yī cí, qiū jú bēi qióng zhā.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cǐ yǔ bào xiè liú, píng rì wǒ bù xiá.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wǒ běn wú cǐ shī, jiē cǐ shuí suǒ jiè.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秋菊悲蛩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秋菊悲蛩吒”出自宋朝诗人苏辙的 《和子瞻记梦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辙 (2117篇诗文)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成语组合
成语结构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成语字数
© 古诗文网 京ICP备18063074号-5 |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