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上路抵达平津,宴会在后堂布置。群宾联络,交谈赞赏,美好的宴会时光展现。茂密的树木中飘散着轻烟,回塘荷叶绿意盎然。雨过天晴,彩虹桥映晚霞,花瓣飘落在凤台春晖中。佩戴翠钗的女子在舞池陶醉,散落的文杏花繁华掀起尘埃。虽然宴席已满满,可夕阳下的鸟儿已经返回城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宴会的场景。诗人抵达平津,参加了举行在宴会,描述了宴会的细节。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宴会现场的热闹、美好,以及秋日景色的宜人。
诗中首先描述了宴会的布置和宾客互动的情景。后面几句细致描绘了周围环境,如树木、烟雾、湖泊、彩虹桥等,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最后两句以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宴会已近尾声的暗示和夕阳下的凄凉景象结合起来,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酒宴场景为主线,采用描绘手法和修辞的运用相对简单,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感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事物变迁的感慨之情。整体上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展现了唐代文人的优雅情趣和追求品味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上官仪 (19篇诗文)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拜相,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中宗年间,因上官婉儿受中宗宠信,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