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 / 杜处士好书画
苏轼 〔宋代〕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伯牙鼓琴
佚名 〔先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学弈
孟子 〔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十五夜望月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长歌行
汉乐府 〔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竹石
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于谦 〔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日
朱熹 〔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寒食
韩翃 〔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